物业不能经营吗?为什么?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物业似乎只是负责小区的安保、保洁、设施维护等基础服务工作,很少会想到物业也能开展经营活动,甚至有人会疑惑物业不能经营吗,物业不仅可以经营,而且合理的经营活动还能为物业企业和业主带来诸多益处。
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物业进行经营是有一定依据的,根据相关规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前提下,物业企业有权利用小区的公共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在小区的公共区域设置广告位、利用闲置房屋开展便民服务等,这些经营活动不仅不被禁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物业企业而言,经营活动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物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依靠业主缴纳的物业费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开展经营活动,如停车场经营、场地租赁等,物业企业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这些收入可以用于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比如增加保洁人员数量、更新小区的公共设施等,盈利也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和服务人才,为业主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从业主的角度来看,物业合理的经营活动也能带来好处,物业通过经营获得的部分收益可以补充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的维修和保养,这对于小区的保值和增值具有积极意义,一些物业开展的便民经营服务,如设立社区便利店、提供家政服务等,能够满足业主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业主提供更多的便利。
物业经营也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部分物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过度追求利益,忽视了业主的权益,在设置广告位时,可能会影响小区的美观和业主的居住体验;在经营停车场时,可能会出现收费不透明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物业的经营行为,同时业主也应积极参与监督,确保物业经营活动在合法、合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
物业是可以经营的,并且合理的经营活动对于物业企业和业主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在于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平衡好各方利益,实现物业经营与服务质量提升的良性互动。
-
江南的酒馆 发布于 2025-05-26 00:31:41 回复该评论
物业本身并不具备经营职能,其核心职责是维护和管理特定区域内的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和安全秩序等。物业管理这一概念常被误解为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提供增值服务如广告位出租及社区电商服务等来增加收入来源并提升服务质量与业主满意度。不能直接经商,但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开展物业服务延伸业务,因此可以说:虽然物业公司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权(即生产销售商品),但它能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
天使蓉儿 发布于 2025-05-26 01:37:46 回复该评论
物业当然可以经营!🏢 它们负责管理、维护和运营各类房产及其相关设施,如住宅小区的安保清洁或商业楼宇的日常管理等,但需遵循法律法规及业主公约等规定进行合法合规的经营活动哦~
-
心痛的玩笑 发布于 2025-05-28 09:23:07 回复该评论
物业作为管理服务方,其本质是维护而非经营,它们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或生产活动盈利;而是通过提供专业、高效的管理来保障业主的居住环境与资产价值稳定增长。
-
山月记 发布于 2025-05-30 22:57:24 回复该评论
物业当然可以经营,但需遵循特定规则与界限🚧,它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和管理公共区域、设施设备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如保洁绿化)。不能指的是不得超越其管理权限进行商业活动❌或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为营利目的🌟,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物业公司应提供服务而非直接参与经营活动——这既是为了保护业主权益不受侵害 ㊙️也是为了确保社区环境的和谐稳定和平安😊!
-
笑看余生情 发布于 2025-06-02 15:37:29 回复该评论
物业,作为服务型机构而非盈利实体之定位早已明确,其职责在于维护社区秩序与设施完好;经营行为越界且易滋生腐败问题。